上周(2023.3.13–2023.3.17,下同):建筑裝飾板塊(SW)漲跌幅5.46%,同期滬深300、萬得全A 指數漲跌幅分別為-0.21%、-0.58%,超額收益分別為5.67%、6.04%。
行業重要政策、事件變化、數據跟蹤點評:
(1)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3 年3 月27 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.25pct:降準落地體現央行穩增長、呵護流動性的信號意義,將為實體經濟回暖提供流動性支持。
(2)國家統計局發布1-2 月國民經濟數據:基建投資維持較快增速,1-2 月狹義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+9.0%,反映財政支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發力的成效,其中交通大類和水利、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大類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+9.2%/+9.8%,說明重點工程和市政領域投資落地情況較好,支撐后續實物需求。地產銷售和投資、新開工單月同比降幅放緩,竣工面積單月同比回到正增長,反映地產行業信心修復,購房需求回暖,后續有望進一步傳導至新房銷售和開工端。反映在建材品類上,水泥產量、建筑及裝潢材料零售1-2月單月同比降幅收窄分別至-0.6%/-0.9%,我們認為負增長主要受1月疫情因素影響,預計后續隨著基建實物需求的進一步落地和地產銷售的回暖,有望回到正增長。
(3)財政部發布1-2 月財政收支情況:財政繼續前置發力,1-2 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7%,優于收入端,其中與基建相關性較強的節能環保、城鄉社區、農林水、交通運輸支出分別同比-5%/+0.7%/+11.4%/-0.2%,略弱于整體,后續隨著重大項目的推進、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,基建類支出增速有望回升。此外,專項債發行前置對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端也形成一定支撐,但土地出讓收入的負向影響比較明顯,有待繼續修復。
周觀點:建筑行業基本面共振向上,估值有多重催化因素,我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向關注建筑板塊的投資機會:
(1)建筑央企估值重估機會值得重視:2 月建筑PMI 提升3.8 個百分點至60.2%,建筑業新訂單提升4.7 個百分點至62.1%,1-2 月狹義和廣義基建投資分別增長9%和12.2%,行業景氣度持續回暖且保持高位,結合基建開復工加快回暖,我們預計穩增長繼續發力下基建市政鏈條景氣有望加速提升;同時,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“深化國資國企改革,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”,國資委此前也表示將突出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,國企改革持續深化,新的考核體系下,建筑央企經營質量和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,結合此前證監會提出的探索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,建筑央企有望迎來基本面和估值共振,我們繼續看好估值仍處歷史低位、業績穩健的基建龍頭企業估值持續修復機會,建議關注中國交建、中國中鐵、中國鐵建、中國建筑、中國電建等。
(2)“一帶一路”方向:此前政治局會議集體學習提及推動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高質量發展,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 周年,第三屆“一帶一路”高峰論壇召開可期,在豐富成果的基礎上,預計更多政策支持有望出臺,疊加近期多重外事活動事件催化,海外工程業務有望受益,建議關注國際工程板塊,個股建議關注中工國際、北方國際、中材國際、中鋼國際等。
?。?)需求結構有亮點,新業務增量開拓下的投資機會:在雙碳戰略、綠色節能建筑等政策推進下,裝配式建筑、節能降碳以及新能源相關的基建細分領域景氣度較高,有相關轉型布局的企業有望受益。推薦鋁模板租賃服務商志特新材;建議關注裝配式建筑方向的鴻路鋼構、華陽國際;新能源業務轉型和增量開拓的中國電建、中國能建等;硅料價格回落帶動光伏產業鏈價格下行,利好地面項目需求,建筑光伏市場有望持續受益,建議關注布局光伏EPC 和運營業務的標的,精工鋼構、森特股份等。
(4)建工檢測板塊:檢測行業是長坡厚雪的好賽道,建工建材檢測市場規模超千億,2015-2021 年建工建材市場復合增速超過12%,龍頭企業市場份額仍然較低,內生外延成長空間大;近日住建部發布《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》(住建部57號令),新規自2023 年3 月1 日起施行,新規在規范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活動、完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責任體系、加強政府監督管理等方向進行了進一步加強,我們認為有利于行業行為規范和競爭環境優化,龍頭企業有望受益,推薦壘知集團、建科股份,建議關注國檢集團。
風險提示:疫情超預期、地產信用風險失控、政策定力超預期、國企改革進展低于預期等。